小李以"考试"的名义在家里呆了一年半的时间,经历了专八、公考、考研,均铩羽而归。投递简历石沉大海,面试几家均失败。长时间独处在封闭环境里,让本来就不善言谈的他更加木讷,雪上加霜的是,这一年半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,一直没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!直到他遇见了一位高手,在高手的指导下他最终面试心仪岗位成功。
在面试之前,小李做了一份作战计划,把面试前的准备工作划分了4个阶段:
①市调(线下、线上)
②撰写市调报告
③撰写简历
④准备面试话术
市调:
他说去第一家时心还是挺虚的,但是还是硬着头皮去问。老师是30多岁的男生,经过短暂的问话后,他就有意识的套问有关的各种问题,很快就把第一家的基本情况摸清了。出门后在小本子做了记录。后来发现这样做,花费的时间太长效率不高。
等去第二家的时候,事先把手机录音打开放进口袋,上去就是各种询问,话术也熟练了很多。出门前还要了宣传单,留了自己的电话.......
在行走线路上是按照百度地图规划,一上午走了十几家,把整个老城区扫荡了一遍,录音+要宣传单+电话+观察学校规模,这样子能够对这个培训机构有了笼统的了解。
最后,他实在是走不动了,但他就是不断的给自己鼓励说:再找一家,再找一家......将近8个小时,走访了25家培训机构。包里揣着厚厚一打宣传单回家了。
到这里他自己开始了反思:跑了25家辅导学校,真正摸的比较清楚的只有一家,这个数字可能有些让人难以接受,但事实就是这样!如果没有这25家的走访,他甚至连培训机构都不认识。如果他只是拜访了一两家,那也是不可能摸得情况的,当然这25家也让他的交流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,更是让他对培训机构有了初步的了解。
市调报告写了两天,通过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,发现了不少问题,这也为后边面试准备了一些谈资。面试前几天,他上网搜集有关面试的问题罗列出来写到纸上,找出比较好的答案以及分析,各种换关键词搜索,慢慢整理出一些内容。
他把面试的话术写在纸上,反复锤炼了几遍,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面试语言,从早到晚背,然后又自己面对着镜子做模拟训练。
我们不管是面试还是做销售都应该对自己的目的做计划安排,只有把每一阶段要做的事情明确了才不会一团乱麻。同时,也说明了做事情还是需要一番苦干的,单单这个面试前的准备就花了10天。还有快速成长为高手的捷径之一就是背诵,谁背诵,谁就有收获!